周国平和蔡康永

2011.01.23 16:16

昨天在Greader里扫到有人在摘记周国平的文集《爱与孤独》,于是有了一些想法

初识周国平是在若干年前的一个下午,一个人逛街,然后不知怎么就绕进了新街口底下的先锋书店

在翻书的时候瞧见了一本蓝色封皮的书似乎手感很好,拿起来正是周国平的随感集《人与永恒》

随手翻开发现都是些闲言碎语,细碎却都很受用,于是拿到收银台结帐带回了宿舍,从此放在床头,在偶尔深夜或清晨会随手翻开闲读上几段

这种随意的阅读导致的结果是至今我也没完整读完这本书,于是每次翻开总觉得会有惊喜和新的发现

之后查询发现这本随感集1988年第一次出版,想来记录这些文字应该是86,87年了,更觉得神奇

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在我正出生那年记录的想法和心情,竟然可以与20年后的我如此契合

再后来也有过一次怀揣某种目的特意买了一本周国平文集,却似乎没了那种感觉,还是更喜欢《人与永恒》,于是觉着读书这种东西真的也很看缘分的

而蔡康永则一直不是很知道,只是很模糊知道此人与小S在台湾主持着一档叫做《康熙来了》的综艺节目

more

后来有人摘录微博上的一些词句,总是能看到这个名字,于是愈发觉得这个名字眼熟

于是好奇搜索,才发现原来与他早有接触,曾经看过的一本书《那些男孩教我的事》就是他的作品,只因为当时看的电子书故而不知道作者何人

前几天新浪又做营销,请了康永和韩寒做微博访谈,有人发问说他得经历了多少故事才能如此洞穿世事人情啊

他说其实他并没有经历那么多,很多东西只是记下来为了警醒自己,给未来的自己去看……

这是多好的习惯,我想我也该学习:)

周国平研究哲学,写随感,散文,热爱尼采……深居简出……

给人的感觉是更加自我,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描述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然后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产生共鸣

蔡康永喜欢文字,热爱年轻人,做节目,做访谈……平易近人……

他更多以第三者的姿态代入描述和记录文字,他的文字更多时候像是在代表一群或一类人发言,而不仅仅是记录某个个体

这是我现阶段的粗浅认知,在我看来两者是两个层面的精神导师,都很值得阅读

周国平语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当我们知道了爱的难度,或者知道了爱的限度,我们就谈论友谊。当我们知道了友谊的难度,或者知道了友谊的限度,我们就谈论孤独。当然,谈论孤独仍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个界限。但是,一旦这个界限清晰可辨并且严加遵守,那么,交往的全部魅力就丧失了,从此情感退场,理智维持着秩序。

 

在任何两人的交往中,必有一个适合于彼此契合程度的理想距离,越过这个距离,就会引起相斥和反感。这一点既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友谊。

蔡康永语

 

“享 有”比“拥有”贵重。我们“享有”空气,但无法“拥有”空气,我们“享有”阳光,但无法“拥有”太阳。同样的,我们享用友情亲情,但没办法,也不该想“拥 有”那个友人亲人,我们也享用爱情,但没办法,也不该想“拥有”那个爱人。就享有吧,“享有”比“拥有”贵重多了。

 

你以为你对他的想念,已经到了极致了,已经不可能想念得更多了,结果,在某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你又成功的,比原来想他的程度,再更多想念他一点点。

 

他们爱说“我从不去那种地方”,“我从不想那种事”,“我从不和那种人做朋友”。他们自认有原则,但其实他们只是很害怕,他们害怕”改变”。他们只愿死守住 不知谁硬塞给他们的那些没意思的想法,过一辈子。唉,做为植物的蒲公英,都比他们勇敢啊,敢让种籽飞翔去流浪

 

如果羡慕成功者的富贵,请别一味模仿他们富贵后的事,那些名牌表呀包呀酒呀车呀,都是他们富贵后的事,硬撑著模仿了,也只能图个穷开心而已。要模仿,就模仿 他们富贵前的事,他们那些鹰般的探查,蛇般的专注,蚁般的搜括,蛹般的耐心,全是些风吹日晒,灰头土脸的事啊。

 

美好的人,并不是那么难遇到。难遇到的,是美好而且深爱我们的人。因为深爱,我们才得以享有体会进而理解他们的美好,他们的不为外人所知的美好。。。。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