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大早就把夫人从床上拔了起来跑去看了这个片子,正常而言这个片名是不足以吸引我的,不过恰好在上周看到了些微介绍,于是有了些期待,而事后证明这份期待并没有被辜负,真真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对此夫人亦有同感,只是此次观影仍有两处缺憾:
- 放映过程中无故黑屏了两次,这种反复被打断的体验,真是很糟糕(说的就是你——南京新街口幸福蓝海国际影城,渣渣)
- 结束后,前排有个朋友带头鼓掌,我只跟着附和了两下就因为发现大家都没跟就停下了,这种太过含蓄的状态真是不畅快,如果二刷我一定要弥补这一发
在看到前半程时,我心想这样的片子确实值得国内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一遍,尤其是那些正在中学阶段的。兴许是东方文化推崇内敛的缘故,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总是聊胜于无(大部分人当是如此),兴许看完这个片子,能在不捅破窗户纸的情况下让双方都能有所反思,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着。但看到快结束时,我觉得不单单是那些孩子正在上学的该看,而是所有的中国家长都应当跟孩子一起走进影院静静的看一下,有太多平素不能宣之于口的情绪都可借该片传递出来。
这导致在看完之后的那一整天我都是亢奋状态,因为太过于激动。兴许是我太孤陋寡闻,因为有朋友淡定地说日本的励志电影一向很厉害的,你没有看过《龙樱》嘛————我确实是没看过的,也看到了不少人将这部电影与那部电视剧做了比较,据说大纲和许多东西如出一辙,而且因为电视剧篇幅的关系细节会更加丰富,后面有机会我当会去看吧。
电影
还是说回电影吧,这电影到底好在哪,我总觉得很难形容和描述,很多人说这片子是励志鸡汤,甚至有人特地扒皮说这励志故事本身也并不真实,根本是一碗有毒鸡汤云云,这让我很尴尬,因为我压根就没在意这个所谓励志的故事,跟朋友聊天时说哪怕最后沙耶加没考上这个所谓的庆应SFO我对这个片子的评价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甚至可能更高(因为敢于自己打翻这碗鸡汤)。
屌丝逆袭的故事太多太多,随手翻开任何一本小说漫画大抵都是这种套路,这样的故事无论真假都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即便是真的也不代表你可以复制,如果你真因为这种故事就想复刻一版成功的人生那就真是叫人哭笑不得了。
我跟很多人说我感动是因为全片的各种情感交流,我在走出影厅时发了个朋友圈,说看这个片子可以看到很多,如何为人师、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并不是说就要这样去做,而是看完之后特别容易让人去反思,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路子,因为剧中设计了许多人物都从不同的面去阐述了不同角色的不同面。
- 坪田老师和西村老师大概是两种极端的存在,经常为我们所抱怨的自然是后者,那些动辄会在众人面前把你的自尊摔碎踩烂碾成粉末,还毫不在意地告诉你渣滓就是渣滓,请不要试图挑战不属于自己的人生
- 沙耶加的父母大概就是东西方不同教育观念的冲突集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父母的一些影子,不仅仅是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同样包括父母夫妻二人之间那种缺乏平等沟通的状态
- 沙耶加自己以及弟弟和妹妹三个孩子也是各自不同的性格,可以诠释出面对不同教育方针的状态,尤其是龙太和父亲的关系,从顺从到压抑再到反抗和最后的反思,可能是许多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写照吧,我自己虽未被这样强注梦想和未来,但作为一个“听话的孩子”也总会有一些自觉然后给自己施加牢不可破的桎梏(这种感觉我相信很多人有同感)
所以这个片子要说到底该如何去推荐,我依旧不知从何说起,说走心有些矫情,但很多时候确实只可意会,因为这片子里有许多东西只有在你看到并产生共鸣时才能真正体会出来,而让你共鸣的点未必足以打动另一个人,毕竟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和个性总有不同,即便中国式教育有许多共性的陋习,也未必每个人在意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我依然觉得值得大家去看,去看一下,你才会发现为何值得一看。
反思
我也相信会有人看这个片子毫无触动,那我只能说你真是幸运。
我跟朋友在一起时经常笑着说我从小没被父母打过,许多事情父母都不会干涉我,我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在教育这个问题上兴许我哥哥对我的影响和帮助还更大些。但那种情绪的背后是常年的失助和茫然无措,因为孤立无援,我并非想指责我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也确实无法在这些方面给予我太多的指点和帮助,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说这样的成长状态让我塑造了一些更独立自主的性格,但我总会想,我是有幸走到今天的那一个,那些时常在报纸上见到因为考试或毕业问题而跳楼的孩子其实与当年的我无甚分别————毕竟我当年也是正儿八经琢磨过自杀这种事情的,我也相信有许多人在中二青春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诱因一定五花八门,而消弭的原因大抵是害怕或原本就只是一时的冲动,但那时的状态一定是茫然而无助的,失却了心灵上可以依靠的对象就特别容易陷入这种无助的情绪。我觉得沙耶加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无论何时都会在背后支持她的母亲,即便没办法帮上什么忙,但是让你知道无论何时你都可以拥有退路,你可以回到一个可以自由呼吸无需面对狂风巨浪的港湾实在是很重要的事情,这应当是“家”真正的位置。但是,我觉得许多中国家庭未必能给孩子这种感觉(想象一下只有沙耶加父亲的状态罢)。
从大学至今看过一些这种对教育有些反思的电影,起先是《死亡诗社》,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当我发现拍摄时间是1989年时,这种感觉被放大了好几倍,人家在思考教育体系的合理性时,我们在干嘛?然后是被译名毁掉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和《地球上的星星》,两者讨论的范畴有些区别,但本质还是在思考教育,以及一些家庭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关系,当看到这些总被大家戏称为“阿三”的印度人拍出了这样片子时(类似的还有被戏称为“棒子”的韩国),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我们还在拍各种囧各种总动员各种不知所以然的东西,相比之下人家的精神文化高度已经高到不知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