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m……又写下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标题。
这是前一阵子粗略想了一下的议题,一直也没想透就放下了,早上看到关于胡波的一些文章又想了起来。
主体
独立游戏的概念大约是在《独立游戏大电影》出来以后渐渐兴起,这几年愈演愈烈,但终究还是时间不长,这大约跟游戏这事物本身历史相对不长也有关系。
很多人说游戏是第九艺术,那其它艺术领域中的独立制作人应当是可以借鉴类比的。
独立音乐人、独立电影人似乎都跟独立游戏人类似,相对边缘,活得也不那么滋润,至于独立作家似乎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有独立出版一说,不过我觉得最早那批网文作者在当年可能勉强算是独立作家,也许是投稿无门最后才选择在论坛上发文,进而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如今那批人都已经变成了主流作家不在网上写书了(当然如今的网文也跟主流文学相差巨大了)。
以上这几个例子里,独立制作人通常没有足够良好的渠道,无法把自己的作品直接呈现到受众面前,为此需要借助各种专业的机构帮忙,同时就需要面对相应的评判和审视,合乎主流意味着低风险,于是更容易被接纳,如果过于标新立异,那就要看机构的运作能力以及本身的硬实力是否过关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独立游戏要感谢这个互联网昌明的时代,自从 iPhone 携 AppStore 杀进市场以后,个人开发者终于有了一个相对低成本直面消费者的渠道,然后 G 胖抱着 Steam 也来了,独立游戏盛世由此展开。
当然,如今也有许多独立制作人会把游戏交给知名大厂进行发行,似乎大家也并不觉得这样就不够独立,因此,其实对于独立游戏大家还是挺宽容的,尽管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但至少真正的玩家能够感受到蕴藏其中的那份气质。
不过本质上,我觉得做游戏跟做任何其他事情没有区别,就像当下流行的自媒体,每一个都可以说是独立媒体人,你可以秉持着独立的调性去做符合自己价值观和气质的内容,也可以迎合主流市场做一些可能不那么有营养的东西,也许丢了气质,但终究也还是独立的吧。
受众
在传统观感中,独立电影和独立音乐都是小众的,知道的人少喜欢的人少,能正经欣赏并且看得懂听的明白更是凤毛麟角。
如今的独立游戏却似乎有些不太一样起来,独立游戏可以成为各种榜单常客,游戏网站们也争相报道,其影响力较音乐和电影里的独立作品高出不是一两点。
也有一些游戏因为各种原因只在小圈子流传,但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并非是游戏本身受众太小,而是缺乏足够大的音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游戏,比如曾经的《Dungelot》到《符文守护者》再到大热的《不可思议迷宫》,一致的内核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关注度,可以说明大众并不是不爱这种小众游戏的玩法,只是单纯因为知道的人少而变得小众。当然,不是所有游戏如此,也有真的就是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一定有。
穷
要在这个世界过活,终归还是要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钱很重要。
而独立似乎往往跟穷挂钩,因为穷所以做不了主流热爱的大制作,又因为非主流得不到资本的青睐,如此反复滚起了雪球,强者恒强,穷者恒穷。
偶尔,也会有异类横空出世,电影圈会出现一些小制作以小博大的案例(当然这个小制作的成本可能也是常人无法得到的,比如胡波就只能拿到几十万去拍大象),而如今的独立游戏圈也不乏这种神话,配合幸存者偏差带来一种只要做独立游戏就能捞大钱的幻觉。
于是许多人跳进了这个池子,有想做游戏的、有想赚钱的、有想骗钱的……
创作
我不知道独立制作人这一重身份对于别人而言意味着什么,于我而言,大概就是存在了创作的可能性。
并不是说不独立就不能创作,只不过有些东西终究不太一样。我欣赏不来胡波那么激烈的应对,胡波说绝不能为了钱去拍东西,一旦做过一次,以后镜头里都干净不起来了,所以他走了,仔细想,即便不是因为大象,恐怕终究也会走到这一步的,他太过纯粹,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毕竟纯粹可能是最不易的品质。
游戏是一种很棒的载体,跟书、漫画乃至电影都不一样,你可以在其中用文字讲故事,用画面讲故事,用镜头讲故事……还可以只提供一些纯粹的玩法不讲任何故事,你可以提供除了点点点之外没有任何乐趣的无聊玩法,也可以用超复杂的规则套出一个迷幻世界供人体验。
所以,如果能通过游戏来进行自我表达,真的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名正言顺给自己加上这样一个身份:-)
说实话,像你这样的人,我感觉就很独立。不是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那种话,而是,你在这独立的特性上更加独立,这和你文章标题一样。
大部分独立的人确实和穷挂钩,可我们也允许有小部分人是从穷中独立出来的,是的,他们独立是和穷挂钩,可在穷之外的做法与应对方式也很不同,他们显得更独立了。我担心我说的不清楚,试试一句话总结“也许大部分人因为穷才独立,可也有一小部分人因为独立,所以不在乎穷。”
@shadow 谢谢,虽然很绕,但应该看明白了:)